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校如何革新育人观念,提升育人质量?日前,在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上,一场精彩的圆桌论坛回答了这个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新阶段,我们既要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成效,更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说。他认为,高等教育要回应时代关切,紧跟时代步伐。“时代是出卷人,时代是需求的提出者,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时代的需求,才能把握高等教育的方向和内涵。这是我们做教育改革的一切方向性指南。”另外,他还表示,大学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创造知识,而创造知识就要有从事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也强调,一定要面向需求来办教育。“这个需求是多元化的,既有社会需求,也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需求。”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他说:“我们要把思政课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学懂弄通经典教材,学经典、用经典。特别是对于传统的理工科专业,要进一步结合新工科背景和理念,更加面向产业和业界未来需求,与项目制教学进一步结合,促进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认为,必须要夯实本科教育质量。怎样办好一所具有商科、轻工特色的高等院校?他回答说:“我们除了系统地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改革之外,也采取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比如大学教育、期末考试。其中,期末考试是全校所有同学、所有课程都在文体馆一起考,通过‘千人大考’,学生考出了信心。”
“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评估和评价,我们不能自说自话。”圆桌对话主持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小梅说,“教育评价是世界性、历史性的难题,怎么评价教师,怎么评价学生,都是教育的重大关切。”
“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秉持着这一理念的巩金龙认为,每个教师背后的研究经历或学术经历,代表着未来能够肩负什么样的高质量工作,同时还要把前沿、经典、有深度的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因此,要把好入口,充分运用好专业或者评估体系,特别是国家级和国际级的认证体系。相对应,学校也要加强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制定高标准、可操作的评价、淘汰和流出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动态的循环。”
孙宝国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既要传道,又要授业、解惑,教师的心理素质、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因此,北京工商大学对新进教职员工都增加了心理测试考评,并且对新教师进行三年预聘。“除了新教师,所有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评价要‘破五唯’,从教学、科研、社会工作等各个方面打通一块考核,除了这些指标,学生也要参与评价,这个考核制度已经实行了十年,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今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方向性引领,郑庆华表示,大学人才培养要立足三个方面。“一是改革教师的‘教’。教什么就决定了学什么,我们要把潜在影响人的灵魂、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的东西凝练出来,这是评价‘教’最难的,也是最需要的。二是改革学生的‘学’。要把知行合一、增强实践内容和方法创新作为‘学’的评价手段。三是改革学校的‘管’。这是生产关系如何和生产力相匹配、怎样更好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网2020年12月15日,详情请点击http://education.news.cn/2020-12/15/c_1210930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