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兰州工业学院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深化和弘扬育人为本、知行并举、协同育人的理念,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全校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环境。
践行新思想
担当新使命
兰州工业学院创建于1942年,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支持院校、甘肃省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甘肃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和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面对新时代新需求,学校践行新思想,担当新使命,直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认真梳理问题清单,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和突破口,精准施策,提出“跟着工业干、围着企业转、质量求生存、转型促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着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的“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
跟着工业干:构建“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紧跟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工”字当头,围绕“工业”做文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5个专业群36个专业对接先进制造、数据信息等十大新兴产业,构建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校政企专家,挖掘校企合作育人的结合点、专创融合的契合点,顶层设计并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最低创新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激发释放学生创新创业活力。通过平台建设、课程引领、项目搭台、团队协作、竞赛锤炼、实践检验6个落实点,点点发力,点点给力,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全过程。
围着企业转: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对接区域骨干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岗位实际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课程,重塑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挖掘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开发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将课程与竞赛、国创项目、科研项目、毕业设计、产业需求项目、劳动实践结合,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程化、课程作品化、作品产品化、产品商品化,形成“通识—嵌入—深化—实战”能力进阶提升的课程体系。开设专业实践导论课、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国家一流社会实践公共必修课,契合不同专业“双创”特点,打造创新创业特色研讨课程,实现学生个性化选课,有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校政企协同:建立“多元多位协同”育人共同体
优化体制机制,校政企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兰州工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并以“六大任务”“四项保障”加以落实。打通学科专业壁垒,与政府部门及产业互动,和企业联盟、同园区联结、与行业联合、与区域产业融合,畅通走向市场、融入行业的渠道,共建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数字艺术等现代产业学院,创建航空万里班、中电万维班、华天电子班、长城建工班、吉利博越班等创新实验班,共建校内外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形成集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大平台。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团队组建、竞赛锤炼、项目揭榜、质量文化培育、就业创业实践等方面,与产业功能区多元联动,在产业环境中多位协同。
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经过持续改革实践,人才培养实现了四个方面转变: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和创新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从“单向传授”向“双向研讨”转变,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从相对割裂向有机融合转变,创新主体资源要素从相对独立向多元多位协同创新转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高校前列,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专创融合教育特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学校培育师生团队300余个,服务企业工程应用项目400余个,乡村振兴、文旅赋能、设计扶贫等社会服务项目260余个,毕业设计结合行业企业实际项目达到90%。学生竞赛获国家奖项321项、省级奖项819项,授权专利194项,发表论文37篇。毕业生受到万里航空、华天电子、中铁建设、中国航天研究所等行业骨干企业欢迎,在企业快速成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技能大师”“陇原工匠”“航天技术能手”等荣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持续发力
接续奋斗
回望应用型本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构建的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育人共同体,在平台、课程、团队、项目、竞赛和实践6个落实点上,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产生共振叠加效果,使学校转型发展迸发出澎湃活力。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教育的本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将持续总结、深入研究、大力实践,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第11版,作者:李贵山 马宏锋 孙永吉 李祥林)